收费自习室凸显公共资源不足 盼更多免费场所

临房网 2019-10-31 07:58
711

临房网讯:收费自习室走红背后,一方面是随着办公多元化和“自我充电”的兴起,对共享空间有很大需求,收费自习室号准了市场的脉;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城市公共资源不足的短板。采访中,不少市民提出,高校和社区图书馆等,未来是否可以加大开放力度,探索新的开放机制?

  过半受访者有“充电”需求

  考公务员、考英语证书、考职业资格证……如今,职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已工作数年的职场人士重拾校园节奏,利用空闲时间补充学习、加油充电。

  近日,记者做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采访了30位在临沂读书、就业的市民。这30位受访者年龄均在20-40岁,男女各15人,职业涵盖企业员工、在职教师、在校学生、自由职业者等各个行业。受访者中,有17人有看书、学习的习惯或者需求,占受访总数的56.7%。从该调查问卷不难看出,超过半数的受访年轻人有“自我充电”的迫切需求。

  “我现在在一培训机构做辅导员,同时也在备考明年的临沂教师事业编考试。”受访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她已经毕业多年,但她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是特别满意,希望通过“充电”学习,进入教师队伍。

  在罗庄区一家国企工作多年的市民姜先生最近忙着准备本周末即将开考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考试。“我从事建筑行业,有这个证书对工作很有帮助。”姜先生说,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是自己还是希望利用空暇时间充充电,加把油。

  面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大四学生小孙已专心准备了近一年。相对于已经开始联系工作单位的其他同学,小孙现在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供自己看书备考。

  去收费自习室

  买的是学习氛围

  收费自习室的存在说明了学习环境对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对于有些已离开校园的上班族来说,想找个安静地方学习真是“太难了”。在采访中,大多数受访者都曾有不知去哪里看书学习的经历。

  “我之前在外贸公司做业务员,现在想专心备考再去读研。对我来说,收费自习室买的是一种学习氛围。”受访市民李女士认为。据李女士介绍,自己上班一年后才决定考研,但是离开学校没有地方学习,在家又坐不住,李女士就到相对安静且设施齐全的收费自习室办了月卡,每月300元,随时可以去学习。

  “能在学校图书馆看书是最好的,那里学习氛围特别浓厚。”考研在即,校内自习座位紧俏,平时本就难有座位,周末就更是难上加难。学生李萌萌觉得学习氛围好,就容易让更多人安下心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这种“自我充电”需求的出现,临沂也先后涌现出一些集咖啡馆、书店等为一体的咖啡书店,消费者可以选择点一杯饮料,边学习边看书。总之,“自我充电”的受访年轻人表示自己需要一处安静、安全的环境。

  市民期待更多

  免费公共环境

  收费自习室虽然得到了一些市民的认可,但也有人认为,收费自习室是新鲜事物,走红的背后,是公共资源的匮乏。如果城市能为市民提供足够多的免费公共场所,那么收费自习室也许就失去了走红的土壤。

  “花十几元就能在收费自习室学一上午,甚至一整天,价钱虽然不多,但为什么不能开放更多的免费学习场所呢?”采访中有市民认为收费自习室为大家青睐,也凸显了免费共享学习环境不足的问题。

  据临沂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自临沂市图书馆2011年5月30日开馆以来,平均每天接纳4000余人次,一年平均接纳140万人次。除了借阅室,在图书馆的2、3、4楼均设有自修区,提供了1200个座位供大家免费使用。“工作日,还是有不少空座位供大家使用的,到了周末人比较多。”该工作人员坦言。

  其实,除了座位资源有限,距离远、开放时间不合适等都是让不少市民觉得无处“自我充电”的影响因素。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是上班族,学习时间只能集中在晚上或者周末。但是晚上图书馆闭馆,周末图书馆更是一座难求。

  “高校的图书馆座位本来就有限,再说也一般不对外开放,我们想要学习只能自己想办法。我还是希望有更多免费公共场所供大家选择。”有市民表示。

  专家:建学习型社会需多方探索新开放机制

  “现在国家倡导创新驱动,大家在学习、工作之余为自己充电是终身学习的一种体现,是应该支持和值得提倡的。”临沂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建成认为,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看,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在校学生进入更高学府,还是职场人士在技术变革的大环境里选择不断地学习、充电、提升职业技能都是件好事。

  但从我国目前的公共服务水平看,公共图书馆一时很难满足职场人士对学习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朱建成认为,收费自习室的出现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产物,这种经营方式灵活对接了用户需求,新兴事物出现了要合理引导,但必须保证消防、人身等必备的安全问题并纳入适度的监管。

  “一座城市需要大量文化设施配套,像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博物馆等,为更多市民提供学习、读书的环境,也是城市不断创新增添活力的必然要求。社会各界要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做更多基础性准备,需要各方合力探索新的开放机制。”朱建成认为。

    编辑者:yangjianqiu

    分享到: